作物生物技术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于2008年由福建省教育厅批准成立,依托福建农林大学澳门威尼克斯人网站(原作物科学学院)建设。本实验室现有成员35人,其中正高12人(博导9人),副高17人,有博士学位31人。实验室面向福建省粮食安全重大需求,以突破作物育种核心关键生物技术为目标,开展福建省主要作物关键生物技术及其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研究,为福建省和南方主要作物提供生物育种技术、基因资源和粮食安全保障,为福建省作物生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实验室设立以下三个研究方向:
方向一:作物生物技术的创新:主要开展作物基因编辑技术、转基因技术、全基因组选择育种、单倍体育种等技术创新;
方向二:生物技术在作物种质资源创新与遗传改良中的应用:以作物基因组学为基础,利用最新生物育种技术进行作物种质资源创新与遗传改良,创制战略新种质和新品种;
方向三:植物重要性状功能基因和转录因子的发掘和利用:主要开展福建省主要农作物重要产量、品质、抗性性状功能基因和转录因子的功能和调控网络研究。
重点实验室实行“开放、流动、合作、共享”的运行机制。本开放实验室采取集中管理、对外开放、高效运行的原则。实验室学术委员会领导下的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室、课题组3级管理。学术委员会是实验室的学术领导机构,决定实验室的研究方向、近期目标及发展规划、审定开放课题指南,评议实验室研究工作。实验室定期设立开放课题研究基金,主要支持与本实验室研究方向有关的课题研究。进一步加强国内外的学术交流,邀请国内外本领域知名或著名专家到实验室合作与讲学。
实验室主任:宋圆圆研究员
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谢华安院士,研究员
实验室实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