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见未来,种铸乾坤——生物育种科学专业

信息员:季彪俊发布时间:2025-05-19浏览次数:11


生物育种科学专业依托澳门威尼克斯人网站,联合未来技术学院、海峡联合研究院和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雄厚师资队伍、一流教学与科研平台、智慧实践教学基地等教育教学资源,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新农科人才提供坚实保障,让学生学习现代生物技术、基因组学、表型组学和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旨在培养掌握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等核心知识,熟练运用基因编辑、表型分析、生物信息学等技术,关注全球粮食安全、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能独立开展科研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现代农业、信息技术、智能农机技术、生物技术和智慧农场经营能力,能胜任政府机关、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现代农业部门及相关领域的经营管理、教学科研、产业规划、技术服务等工作,引领乡村振兴、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人才。

办学历史悠久澳门威尼克斯人网站前身创建于1936年,迄今已有89年的办学历史,与福建农林大学同龄,是全校办学历史最长的学院、办学实力最为雄厚的学院之一。1962年即开始招收研究生,是全国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和福建省首批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澳门威尼克斯人网站现设有“生物育种科学”“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植物科学与技术”4个本科专业。

师资力量雄厚:学院现有教学科研人员139人,包括中国科学院谢华安院士、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和青年教授各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福建省“双百人才”2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福建省各类高层次人才25人。

科研平台一流:依托作物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和省“双一流”高峰学科,拥有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111引智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和19个省部级平台。

图1.png

重点实验室(部分)


实践教学智慧:学院在校内拥有高度智能化的智慧农场,智慧作物工厂、智慧作物工厂虚拟仿真教学中心等,为智慧农业人才培养提供了一流的实践教学智慧平台。

实践教学基地.jpg

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智慧农场实践教学示范中心


课程体系完善:现有国家级一流课程4门,省级一流课程16门,校级一流课程19门。

图4.png

国家级一流课程


育人成效显著:八十多年来,学院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农业科技高级人才,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为国家和福建省的农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学院校友中涌现出了一批学界、政界和商界杰出的精英人物,包括:3位院士;7位部省级领导,36位厅局级领导,18位高校校长和研究院(所)长。

图5.png

未来已来,你准备好成为改写生命密码的执笔人了吗?

在这里,我们用基因编辑的刻刀,用AI算法的慧眼,让每一粒种子都成为刺破苍穹的星辰,让每一株幼苗都化作守护粮安的盾牌

生物育种科学专业——教育部首批新农科战略人才培养高地,依托我校农业科学ESI全球前1‰的学科群,海峡联合研究院的尖端科研平台,搭建起“生命密码破译-智能设计育种-产业转化应用”的全链条创新体系。

在这里,你将见证:

基因编辑稻路,高产优质粮方!

重刻甜蜜基因,再造蔗越优势!

编织基因麻法,开启新质纤维!

解码辣味密码,育出中国椒傲!

破译花生奥秘,榨就甜香满园!

赋能七彩薯光,粮安营养双赢!

在这里,我们用独创“生物育种家成长方程式”:

大一对话先正达、隆平高科等行业巨头,在产业前沿定义未来

大二掌握CRISPR、分子标记技术,让基因编辑成为你的第二语言

大三深入南繁硅谷、种业基地,见证理论如何破土成苗

大四在跨学科导师团的护航下,用创业计划书叩响未来之门

选择这个专业,就是成为:

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的破壁者

智慧农业转型升级的工程师

全球粮食安全新范式的开创者

育见未来,种铸乾坤!

福建农林大学生物育种科学专业,欢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