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2023级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赴洋中科教基地及三明农科院实习

信息员:文:张冲 图:龙美 张冲发布时间:2025-04-29浏览次数:10

2025年4月22~23日,我院2023级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的49位同学在副院长兰涛老师、班主任张冲老师和秦冠男老师、植科系陈继林老师、杨晓霞老师以及实验员龙美老师的带领下,来到福建农林大学洋中科教基地和三明市农业科学院开展为期2天的专业科研训练。

22日上午,同学们在几位老师的带领下到洋中科教基地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实践活动。兰涛老师就田间作物的种植规划、田间设计、科学试验目的等方面给同学们做了详细讲解,张冲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花生区别于其他作物的三个重要特征:“落地生花”“根瘤固氮”和“叶片夜间睡觉”,让同学们真正体会到课本知识在科学研究中的实践和应用。此外,同学们还参观了基地设立的各种展馆,包括现代农业设施馆、兰花馆、蝴蝶馆等,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图片1-4.png

师生在洋中科教基地参观实习



22日下午,实习队伍来到了老友生态农庄,蔡和利总经理介绍了农场的建设情况与生态循环模式,并带领师生参观四季柑橘园。通过实地考察优质柑橘种苗和引种示范基地,同学们更深入理解了种源优化对农业提质增效的核心作用,同时掌握了引种过程中需关注的气候适配性、品种抗逆性等关键技术要点。除此之外,蔡总结合柑橘品种选育、绿色栽培技术、病虫害尤其是柑橘黄龙病的生态防控及全产业链运营等,以案例解析与田间示范相结合的方式,为同学们呈现了一堂生动的现代农业管理课。现场互动热烈,学生们直呼“将课本知识真正落到了泥土里”。紧接着,同学们前往天益菌业公司开展参观实践活动,公司负责人林智以“一朵绣球菌的科技之旅”为主线,带领师生深度探秘现代食用菌产业,见证绣球菌从培养基质的配制、菌包制备、蒸汽灭菌、接菌、出菇的培育过程,让同学们触摸到了“生物科技赋能传统农业”的具象化表达。晚上,同学们结合白天的参观实践学习,从各个方面发表了自己的感想,每位同学都感慨科技兴农的重大意义,收获满满。

图片2-5.png

师生在老友生态农庄和天益菌业参观实习

23日上午,在三明农科院科研处谢蕊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参观了三明农科院科技成果展览馆,了解了三明农科院的发展历史,参观了三明农科院旧址,重点学习了谢华安院士团队选育的汕优63作为杂交水稻里程碑品种的重要意义。随后大家在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食用菌研究所王圣铕副所长带领下,学习了灵芝培育全过程。最后,同学们还依次参观了上海市农科院(三明)科技成果展厅、药用植物种苗繁育基地、国家非洲菊种质资源库。

图片3-4.png

师生在三明市农业科学院参观实习


这场教学实践活动让乡村振兴从政策词汇转化为可触摸的科技场景,进一步增强了同学们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奋斗的内在动力,激发了学生对自身专业的学习热情,同学们眼中跳动的光,正是爱农知农情怀的萌芽,同学们纷纷表示将奋发有为、锐意争先,为科技兴农、生物育种以及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